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费领域正经历显著变化,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升。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回应,也体现了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。
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《全球能源评估》报告,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长2.2%。在这一增长中,可再生能源的贡献尤为突出。报告强调,2024年全球电力消耗增长近1100太瓦时,同比增长4.3%。这一增长主要由可再生能源与
核能的增量满足,两者合计占比首次突破40%。
具体来看,2024年全球清洁电力占比高达40.9%,首次超过40%,创下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。这一成就得益于太阳能、风能、水力和核能发电量的增长。特别是太阳能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,在过去三年内翻了一番。2024年,太阳能发电量创下新纪录,占比从2023年的5.6%增长到2024年的6.9%,增长了29%。
中国在这一领域表现尤为亮眼,引领了全球太阳能增长。2024年,中国太阳能发电量增加了250太瓦时,占全球增长量的53%,是第二大太阳能增长国美国的4倍。水电仍然是最大的清洁能源,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14.3%;其次是核能(9%)、风能(8.1%)和太阳能(6.9%)。
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·比罗尔指出,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正在带动整体能源需求上涨,其强劲势头足以扭转发达经济体能源消耗连年下滑的态势。2024年所有主要能源品种和技术需求均呈现增长态势,其中,可再生能源增量贡献最大,其次是天然气。
在政策层面,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。例如,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》。该意见明确提出,到“十四五”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,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;“十五五”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,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。
此外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还联合印发了《六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》。该意见从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能力、重点领域替代应用、替代创新试点等三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,进一步明确了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和引导方向。
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趋势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上。近年来,太阳能
电池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、风力发电机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、
储能技术的不断改进,这些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尽管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,但仍面临诸多挑战。高昂的融资成本和项目风险限制了清洁能源技术在一些地区的推广。此外,地区冲突和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了全球能源系统的脆弱性。
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未来充满希望,但也充满挑战。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,全球有望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道路上取得更大进展。